嘿,拼多多的商家朋友们!你们最近有没有一种“压力山大”的感觉?就拿拼多多平台来说,最近抓违规那叫一个严,特别是新的质量抽检标准一出来,好多老板心里都慌慌的,生怕自己的店铺被抽检到,然后面临罚款。你还别说,已经有不少老板“中招”了,目前处罚还是按照以往的来,不过新规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呢。微信:xcgcs8 或 sph3166,要是你在这方面有啥困惑,说不定加个好友能一起讨论出办法。软件下载链接:https://66868344.cn ,里面说不定有更多应对的门道。 IMG_256

违规现状与抽检流程:不容忽视的“紧箍咒”

这一波被抓的老板,大多是因为商品描述不符,或者质量抽检不合格,像商品品质异常这些问题,结果就是商品降权、二三级限制,甚至商品被关进“小黑屋”。有的老板更惨,几十个店铺一起被关,就算做了ip隔离也无济于事。

按照新的质量抽检规则,要是顾客的负向体验太多,因为质量问题退货的情况频繁,售后纠纷也多,那就会被判定为描述不符和质量抽检不合格。而且啊,商家在买家能看到的所有地方,像店铺页面、聊天界面等等做出的描述,都可能成为证据。顾客收到货后,一旦出现大量售后问题和负面反馈,平台的风控就触发了,这就是抽检的大致流程。

违规重灾区与抽检范围:避坑指南

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里,那些有误导性言论、虚标等存在误差的情形,特别容易出问题。像种子类目,标注的和实际的种子发芽率不符;女装材质不对,写的纯棉结果不是;3C产品容量虚标,电池续航根本达不到宣传的那样,这些都是重灾区。

平台抽检商品的范围可广了,不仅包括产品本身、商品图片,消费者的评价等互相反馈的信息也在其中。抽检时间跨度也大,从最近的30天到最长的270天。这意味着啥呢?就是平台不需要确凿的证据,只要负面反馈足够多,就能当成证据来判定你违规。 IMG_257

申诉与处罚:应对之道

要是老板们被判定违规不服气,是可以举证、申诉,还能要求复检的。不过得注意,复检要是产生额外费用,败诉的话就得自己承担。要是申诉成功,平台后续的处罚可以撤销,但是在确认申诉成功以前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不会撤销也不会回溯,以前的处罚商家只能自认倒霉。

目前质量抽检轻的是7天二级限制加商品降权,严重的就是罚款,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。要是被罚款了咋整呢?金额大的,有的老板选择起诉,有的干脆不管跑路了;金额小还想继续经营的,就只能自认倒霉缴纳罚款。

规则详解:筑牢合规经营的基石

定义:明晰规则边界

商品描述就是商家在各种向消费者展示的场景中,对商品各方面信息的描述。商品基本属性就是商品的特性、功能相关要素。质量标准涵盖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等各种标准以及商品明示或可推定的性能、质量状况。而描述不符或抽检不合格,就是实际发货商品不符合商品描述或质量要求。

商家义务:坚守经营底线

如实描述要求商家做真实、完整、全面的商品描述,不能虚假或误导消费者。按实发货就是实际发的货要和描述一致。符合要求这块,商品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、拼多多企业标准等各类标准,以及保障消费者人身、财产安全的要求。

认定标准:了解违规分类

平台按照商品种类和违规程度对违规情形分类。A类是最严重的,比如和商品描述比对存在严重影响消费者使用或购买决策的差异,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。B类是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消费者使用或决策,商品功能有明显瑕疵。C类是有一定差异影响消费者使用,参加平台活动时标识标志不合格等。D类是存在微小差异不影响消费者使用和决策。

商品比对和检测:平台的监督手段

平台获取样本的途径多样,像自行购买、商家提供、消费者提供等。获取样本后,平台可以自己比对,也可以送交检验检测机构检测。

违规认定及处理规则:清楚违规判定情形

平台通过比对样本和商品描述或质量标准,发现样本不符合要求,或者送检后发现问题,又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或抽检不合格情形,就有权认定商家违规。

你看,拼多多的质量抽检规则这么详细,商家朋友们可得好好研究,避免违规。微信:xcgcs8 或 dianqun79,要是你身边有商家朋友,不妨把这些分享给他。软件下载链接:https://66868344.cn ,说不定能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。你觉得哪个部分对你最有帮助呢?大家可以在心里琢磨琢磨哦。